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新闻讯息

新闻讯息
位置: 首页 > 新闻讯息 > 正文

马峙英、刘孟军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作者:   时间:2012-02-28   点击数:

 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等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我校马峙英教授、刘孟军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参加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点击浏览

 

点击浏览

 由马峙英教授主持完成的 “海河平原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针对海河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光热资源不足、水资源严重匮乏等突出问题,研究创建小麦玉米丰产高效关键技术,使小麦玉米光、温生产效率提高10.9%、12.6%和31.6%、6.3%,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4%;氮磷钾肥经济产量效率提高3.2%~32.3%;自主研制的新型播种机播种均匀性提高40%,出苗率提高17.3%。集成创新不同生态区的丰产高效技术体系,连创海河平原小麦玉米大面积超高产纪录。推广应用7261万亩,增产469.1万吨,增加经济效益63.1亿元,年节水8~10亿m3。取得国家授权专利11项,制定技术标准3项,发表论文249篇,培养研究生102名。显著促进了作物栽培等学科的发展和粮食生产科技进步。

 

 由刘孟军教授主持完成的“枣育种技术创新及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历时26年,建立起以秋水仙素诱变和花药培养为主、快速高效的枣倍性种质创新体系和胚状体途径一步获得纯多倍体新技术,创造不同倍性种质9个,培育出世界第一个四倍体枣品种辰光;创新建立了枣地方品种分子辅助株系选优技术体系,系统选育出特色各异的换代型新品种27个,其中6个品种通过国审,占迄今国审枣品种的60%;构建起适于多点综合评价的世界最大枣基因库网络,发掘出49份富含2n花粉、重要功能成分及抗病优异种质。育成的新品种在枣主产区得到大面积示范推广,对引领品种换代与结构优化及促进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升级起到重大作用。

 

 此外,我校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张志华研究员作为第二完成人的“中国核桃增产潜势技术创新体系”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月24日,教育部发来贺信,向我校及全体获奖人员致以热烈的祝贺,向为此付出辛劳的所有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并希望我校发扬成绩,继往开来,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合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发挥学校特色和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和协同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科技处 任士福  编辑:宣传部 师春祥

 

 

 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奖励工作,确定战略重点,深入挖掘项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材料预审,力争最佳效果。此次,全省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奖励成果8项,其中我校获得2项,是我校历史上同年度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最多的一次,是科技奖励工作的重大突破,这不仅是对广大科技人员的激励,也是对我校科技奖励工作的充分肯定。

版权所有@ 河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地址:保定市灵雨寺街289号| 邮编:071001 | 电话(传真):0312-7521309